2019年8月20日 星期二

開悟的方法(淨空法師開示)

 
古代教學,世法、佛法大致相同,都採取啟發式的理念,著重學生的悟性。佛家教學是幫助學生開悟,儒、道的教學亦是如此,不提倡記問之學,跟現代教學理念確實不同。現代教學著重背誦,及廣泛的涉獵,以期具有豐富的常識,這是屬於記問之學。古人著重背誦,目的是在修定,不是以記憶為主,而是藉由背誦打斷妄想、分別,恢復清淨心,這是開啟悟門的最佳方法。眾生因悟門堵塞,而不能開悟,若將分別、執著去除,智慧就能現前,所謂是「茅塞頓開」。
 
由此可知,分別執著愈嚴重,愈不能開悟;分別執著淡薄,比較容易開悟,這是世法與佛法教學,都崇尚「一門深入」的道理。在某一個階段,不論學程長短,只許學一門課程,任何一門課程都要講求悟處,在這一門裡悟入,就是成功的教學。反之,沒有領悟,沒有開悟,教學就算失敗。因此,教學確實著重在智慧與德行,初學人德行第一,智慧其次。一個有智慧而沒有德行之人,容易造大惡,貽害社會,所以德行第一。有德行也有智慧,所造作的是大福,能利益社會、利益眾生。
 
儒家教學以孔老夫子為標準,孔老夫子教學四科,第一是德行,第二是言語,第三是政事(技術能力),第四是文學。當德行、技能已經養成,還有餘力才能學文學藝術,提高精神生活。這個順序非常合理,佛家教學亦不例外,也是先斷煩惱,後學法門;斷煩惱就是德行,學法門就是政事。雖在運用方式上可以變化,但原理原則永遠不變,在現代稱之為教育哲學。
 
現代社會與過去可說是完全不同。古代教學理念與生活原則,若能適應現今時代,並與之融合,眾生就能真正得到福祉。這也是有心人士,在佛法講是具有大慈悲心的菩薩,要設法指導一切眾生的。所以,菩薩必須通達世出世間一切法,才能作為天人師,才有能力指導社會,教化眾生。這種能力就是真實智慧與善巧方便。真實智慧是體,善巧方便是運用,若沒有真實智慧,就無法運用得善巧方便。
 
舉例來說,古代社會講求平和,現代社會鼓勵競爭,這兩者表面上是完全衝突,應如何融合?在理上講,融合是決定可能的,因兩者是同一法性。大乘經上講,盡虛空遍法界是同一個理體,連地獄法界與佛法界都能融合,何況其餘?因此,理上如是,事上當然可行。我們在事相上遭遇到困難,原因在分別、執著。尤其是嚴重的我執,念念為「我的利益」,人人都執著「我的利益」,這是病根之所在,造成彼此不能相容,也造成無量無邊的罪業。倘若「我」是事實,還情有可原;殊不知「我」只是一個虛假、抽象的概念而已。
 
法相宗的基本課程是《百法明門論》,這部論典的水平很高,是大乘法的入門,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相。這部論典屬於宗經論,即解釋世尊所說的宗旨,實際上就是解釋佛講的一句話。佛說:「一切法無我」,《百法明門論》依此句話為宗旨,將一切法歸納成百法,百法就是「一切法」。「無我」,說出「人無我」、「法無我」,能在這當中開悟,我執、法執就放下了,就能超凡入聖。凡夫執著「有我」、「有法」,佛菩薩覺悟「無我」、「無法」,所以佛菩薩於十法界依正莊嚴,能理事無礙、事事無礙,圓融自在。
 
而眾生執著有我、有法,就永遠不能解脫,永遠生死輪迴,苦不堪言。此事實真相,迷惑之人不曉得,唯有覺悟之人明瞭。即使學習佛法、研究佛法,還執著我、法,還自讚毀他。這都是因為有我執,不知諸法平等,諸法空寂,諸法緣生,才有這種行為。凡是緣生之法,都沒有自體、沒有自性,「當體即空,了不可得」。相有體無,事有理無,所以相是幻相,事如夢幻泡影,這些都是事實真相。
 
真相明白之後,心就定了,心就清淨了;此時的感受、享受,佛法稱為「正受」,正就是正常。世人的享受不正常,有「苦樂憂喜捨」;佛法的正受,沒有「苦樂憂喜捨」。諸佛菩薩應化在世間,雖有「苦樂憂喜捨」,那是示現、表演,是遊戲神通,不是真的。凡夫是真有苦樂憂喜捨,不是演戲,所以造業。真正覺悟之人,就與諸佛菩薩一樣,遊戲神通,自在無礙。
 
學佛要肩負續佛慧命、弘法利生的使命,要想擔負起這個使命,一定要悟入。悟入方法無他,放下妄想、分別、執著而已。在日常生活處事待人接物之中,放下我執。《金剛經》上講的「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」,只要能放下一條,就全放下了。這四相有連帶關係,一個有,四個都有;一個放下,就全放下了。然後斷一切惡、修一切善,就是真實功德,這是諸佛菩薩所讚揚的。我們必須要知道,四相具足,是修學佛法嚴重的障礙。
 
你發慈悲心要救度一切眾生,要救眾生先要度自己,自己不能得度,就沒有能力度眾生。所以,自己修學以及將來幫助眾生要靠自己,諸佛菩薩雖然慈悲,也幫不上忙。諸佛菩薩能幫助我們的,只是教導,將事實真相為我們說出,提供方法給我們做參考,但是契入境界一定是自己的事。希望大家要認真努力。



敬祝 諸善菩薩 平安吉祥 福慧圓滿
自如 頂禮 阿彌陀佛

開悟的方法(淨空法師開示)

 
古代教學,世法、佛法大致相同,都採取啟發式的理念,著重學生的悟性。佛家教學是幫助學生開悟,儒、道的教學亦是如此,不提倡記問之學,跟現代教學理念確實不同。現代教學著重背誦,及廣泛的涉獵,以期具有豐富的常識,這是屬於記問之學。古人著重背誦,目的是在修定,不是以記憶為主,而是藉由背誦打斷妄想、分別,恢復清淨心,這是開啟悟門的最佳方法。眾生因悟門堵塞,而不能開悟,若將分別、執著去除,智慧就能現前,所謂是「茅塞頓開」。
 
由此可知,分別執著愈嚴重,愈不能開悟;分別執著淡薄,比較容易開悟,這是世法與佛法教學,都崇尚「一門深入」的道理。在某一個階段,不論學程長短,只許學一門課程,任何一門課程都要講求悟處,在這一門裡悟入,就是成功的教學。反之,沒有領悟,沒有開悟,教學就算失敗。因此,教學確實著重在智慧與德行,初學人德行第一,智慧其次。一個有智慧而沒有德行之人,容易造大惡,貽害社會,所以德行第一。有德行也有智慧,所造作的是大福,能利益社會、利益眾生。
 
儒家教學以孔老夫子為標準,孔老夫子教學四科,第一是德行,第二是言語,第三是政事(技術能力),第四是文學。當德行、技能已經養成,還有餘力才能學文學藝術,提高精神生活。這個順序非常合理,佛家教學亦不例外,也是先斷煩惱,後學法門;斷煩惱就是德行,學法門就是政事。雖在運用方式上可以變化,但原理原則永遠不變,在現代稱之為教育哲學。
 
現代社會與過去可說是完全不同。古代教學理念與生活原則,若能適應現今時代,並與之融合,眾生就能真正得到福祉。這也是有心人士,在佛法講是具有大慈悲心的菩薩,要設法指導一切眾生的。所以,菩薩必須通達世出世間一切法,才能作為天人師,才有能力指導社會,教化眾生。這種能力就是真實智慧與善巧方便。真實智慧是體,善巧方便是運用,若沒有真實智慧,就無法運用得善巧方便。
 
舉例來說,古代社會講求平和,現代社會鼓勵競爭,這兩者表面上是完全衝突,應如何融合?在理上講,融合是決定可能的,因兩者是同一法性。大乘經上講,盡虛空遍法界是同一個理體,連地獄法界與佛法界都能融合,何況其餘?因此,理上如是,事上當然可行。我們在事相上遭遇到困難,原因在分別、執著。尤其是嚴重的我執,念念為「我的利益」,人人都執著「我的利益」,這是病根之所在,造成彼此不能相容,也造成無量無邊的罪業。倘若「我」是事實,還情有可原;殊不知「我」只是一個虛假、抽象的概念而已。
 
法相宗的基本課程是《百法明門論》,這部論典的水平很高,是大乘法的入門,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相。這部論典屬於宗經論,即解釋世尊所說的宗旨,實際上就是解釋佛講的一句話。佛說:「一切法無我」,《百法明門論》依此句話為宗旨,將一切法歸納成百法,百法就是「一切法」。「無我」,說出「人無我」、「法無我」,能在這當中開悟,我執、法執就放下了,就能超凡入聖。凡夫執著「有我」、「有法」,佛菩薩覺悟「無我」、「無法」,所以佛菩薩於十法界依正莊嚴,能理事無礙、事事無礙,圓融自在。
 
而眾生執著有我、有法,就永遠不能解脫,永遠生死輪迴,苦不堪言。此事實真相,迷惑之人不曉得,唯有覺悟之人明瞭。即使學習佛法、研究佛法,還執著我、法,還自讚毀他。這都是因為有我執,不知諸法平等,諸法空寂,諸法緣生,才有這種行為。凡是緣生之法,都沒有自體、沒有自性,「當體即空,了不可得」。相有體無,事有理無,所以相是幻相,事如夢幻泡影,這些都是事實真相。
 
真相明白之後,心就定了,心就清淨了;此時的感受、享受,佛法稱為「正受」,正就是正常。世人的享受不正常,有「苦樂憂喜捨」;佛法的正受,沒有「苦樂憂喜捨」。諸佛菩薩應化在世間,雖有「苦樂憂喜捨」,那是示現、表演,是遊戲神通,不是真的。凡夫是真有苦樂憂喜捨,不是演戲,所以造業。真正覺悟之人,就與諸佛菩薩一樣,遊戲神通,自在無礙。
 
學佛要肩負續佛慧命、弘法利生的使命,要想擔負起這個使命,一定要悟入。悟入方法無他,放下妄想、分別、執著而已。在日常生活處事待人接物之中,放下我執。《金剛經》上講的「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」,只要能放下一條,就全放下了。這四相有連帶關係,一個有,四個都有;一個放下,就全放下了。然後斷一切惡、修一切善,就是真實功德,這是諸佛菩薩所讚揚的。我們必須要知道,四相具足,是修學佛法嚴重的障礙。
 
你發慈悲心要救度一切眾生,要救眾生先要度自己,自己不能得度,就沒有能力度眾生。所以,自己修學以及將來幫助眾生要靠自己,諸佛菩薩雖然慈悲,也幫不上忙。諸佛菩薩能幫助我們的,只是教導,將事實真相為我們說出,提供方法給我們做參考,但是契入境界一定是自己的事。希望大家要認真努力。



敬祝 諸善菩薩 平安吉祥 福慧圓滿
自如 頂禮 阿彌陀佛

了凡四訓改命運(四)

 
袁了凡,明朝人,他用心斷惡修善而改變了命運(壽命原本注定五十三歲,他不求壽命,卻活到七十四歲,足證行善自然得福之理,其餘尚多,此暫不說)。「了凡四訓」是袁了凡留給子孫的訓示,共分成四篇。
 
了凡四訓有一個重點,就三個字:「真誠心!」一顆真誠心,自然轉變命運。環境隨心好壞而轉變,名為「境隨心轉」。為人處事,只在「好人(心)做到底」而已。了凡四訓能看十遍以上,當知何為「真誠心」也。想要得福報,就從斷惡始!末學(我)不自量力,略微解釋,謝謝。(中間亦有參考淨空老法師的開示,感恩老法師)
(連這裏http://book.bfnn.org/books2/1732.htm 有淨空老法師的詳細開示,非常精彩,可多看,秉而行之,自得利益:於世間,能得福報;於往生西方,可為極大之助緣(資糧)!)
 
註:近幾年袁了凡先生的後代子孫有聯絡淨空老法師,老法師笑說:這更證明袁了凡確有其事也。
 
第四篇    謙德之效
 
易曰:天道虧盈而益謙;地道變盈而流謙;鬼神害盈而福謙;人道惡盈而好謙。是故謙之一卦,六爻皆吉。書曰:滿招損,謙受益。予屢同諸公應試,每見寒士將達,必有一段謙光可掬。
 
《易經》說:天表清淨,人心如天(清淨;謙虛)則得利益,反之若自滿、高傲則虧損福報;地表實在,好出鋒頭者(自滿)則人生多坎坷(路途多變;如同水盈滿而亂流),而謙虛、腳踏實地之人則萬事通達而流暢(如同細水則可穩穩長流);鬼、神常加害於自滿之人而幫助謙虛之人;人們亦是厭惡自滿之人而敬愛謙虛之人。故易經六十四卦之「謙卦」,六爻皆吉(其他則有吉有凶)。《書經》說:自滿招來損失,謙虛則受得益處。我常隨同伴去應考時,每見到某些清貧的讀書人將發達(中榜)之前,必定有謙虛的磁場、表現可以感受、見到(表示其人平時即謙虛也,故有福)。
 
註:天、地(空間),無知覺;屬無情眾生;鬼神、人,有覺知,屬有情眾生。有情無情同是情(一個整體;即一個自己),譬如作夢,夢中一切山河大地、人我事物及自己,合歸通是一個自己,不可分割,其中自然的轉變,如水化水汽,水汽化冰,冰化為水,三而一,一而三,本質是同,變化則有異,雖異而同(一體)也;此中善惡變化,皆名為境隨心轉,名為因果報應。
 
辛未計偕,我嘉善同袍凡十人,惟丁敬宇賓,年最少,極其謙虛。予告費錦坡曰:此兄今年必第。費曰:何以見之?予曰:惟謙受福。兄看十人中,有恂恂款款,不敢先人,如敬宇者乎?有恭敬順承,小心謙畏,如敬宇者乎?有受侮不答,聞謗不辯,如敬宇者乎?人能如此,即天地鬼神,猶將佑之,豈有不發者?及開榜,丁果中式。
 
辛未年我偕同嘉善縣同袍共十人一起去考進士,其中唯有丁敬宇(丁賓)年紀最輕,他非常謙虛。我告訴費錦坡說,這位兄弟今年必高中!費錦坡說,何以見得?我說,唯有謙虛的人有福。你看我們這一伙十人中,有誰能忠厚老實不強出鋒頭如丁敬宇者?有誰能恭敬承順、謹言慎行如丁敬宇者?有誰能受侮受毀謗而不辯白如丁敬宇者?這樣的人,天地鬼神尚且護佑他,哪有不發達的道理!後來開榜,丁敬宇果然考取及第。
 
丁丑在京,與馮開之同處,見其虛己斂容,大變其幼年之習。李霽巖直諒益友,時面攻其非,但見其平懷順受,未嘗有一言相報。予告之曰:福有福始,禍有禍先,此心果謙,天必相之,兄今年決第矣。已而果然。
 
丁丑年我(袁了凡)在京師與馮開之在一起,看到他謙虛慎行,與他小時候大不相同。李霽巖這個心直無偽的益友,常常在馮開之面前指出他的不當之處,只見馮開之心平氣和接受,沒有一句反駁的話。我於是告訴馮開之:「福有福的徵兆,禍有禍的徵兆,這顆心果然能謙虛,上天必看重,您今年考試必定能高中。」後來他果然高中。
 
註:謙虛不是一時的,必須堅持長時修持才能轉化磁場而能轉來好運,故莫以為考試時謙虛向文昌帝君求個情即可高中,這叫迷信,所謂「臨魔來抓才抱佛腳」正是。
 
趙裕峰、光遠,山東冠縣人,童年舉於鄉,久不第。其父為嘉善三尹,隨之任。慕錢明吾,而執文見之,明吾,悉抹其文,趙不惟不怒,且心服而速改焉。明年,遂登第。
 
趙裕峰(趙光遠),山東省冠縣人。童年(十九歲以下稱童年)考試中舉人,但以後考進士一直考不取。他的父親是嘉善縣「三尹」(大約如現今縣政府內第三等官職),他與父親一同赴任同住。趙裕峰一向很敬慕錢明吾的才華,因而拿自己的文章去向他請教,不料錢明吾幾乎把他的文章都抹掉了(表示寫得很不好),趙裕峰不但不生氣,而且肅然心服聽從教誨而改之。到了次年,就如願考上進士。這就是謙虛的好處。
 
壬辰歲,予入覲,晤夏建所,見其人氣虛意下,謙光逼人,歸而告友人曰:凡天將發斯人也,未發其福,先發其慧;此慧一發,則浮者自實,肆者自斂;建所溫良若此,天啟之矣。及開榜,果中式。
 
壬辰年,我去覲見皇帝,遇到夏建所,看這個人氣質謙卑低下,謙虛的磁場朗然清楚,我回去後就告訴朋友:凡是天要幫這個人,還未見其福報顯現,其智慧會先透出來;智慧一透出,則心浮氣躁自然變得沈穩,恣意放肆自然變得收斂;夏建所溫和敦良如此,看來天要幫他了(智慧已透出)。等到開榜時,他果然高中。
 
註:天表「無私的大我」,一個自己(鬼神天地、地獄、餓鬼、人道…等一切眾生,皆一體,皆一個自己);一個人即一個世界,故福禍仍是自作自受,天神降福只是助緣。
 
江陰張畏巖,積學工文,有聲藝林。甲午,南京鄉試,寓一寺中,揭曉無名,大罵試官,以為瞇目。時有一道者,在傍微笑,張遽移怒道者。道者曰:相公文必不佳。張益怒曰:汝不見我文,烏知不佳?道者曰:聞作文,貴心氣和平,今聽公罵詈,不平甚矣,文安得工?張不覺屈服,因就而請教焉。道者曰:中全要命;命不該中,文雖工,無益也。須自己做個轉變。張曰:既是命,如何轉變。道者曰:造命者天,立命者我;力行善事,廣積陰德,何福不可求哉?張曰:我貧士,何能為?道者曰:善事陰功,皆由心造,常存此心,功德無量。且如謙虛一節,並不費錢,你如何不自反而罵試官乎?
 
江陰張畏巖,學問、文章甚好,在藝文界有名氣。甲午年,南京鄉試(秀才要考舉人)時,他住在一寺廟中,當知道榜上無名時,他大罵考試官根本沒在看!這時有一位道士在一旁微微笑著,於是張畏巖遂遷怒罵道士。道士就說話了:「先生您的文章一定寫得不好!」張畏巖更生氣:「你沒看到我寫的文章,怎麼知道我寫的不好!」道士就說:「聽說寫文章,貴在心平氣和,現在聽到先生您罵人如此難聽,心中如此不平,可見文章也好不到哪裏去。」張畏巖聽了道士的話,心裏頗是服氣。於是就向道士請教。
 
道士說:「能不能考得中,全得看命,命中注定沒有,文章寫得再好,也上不了榜;若要上榜,必須自己做個轉變。」張畏巖說:「既然命中注定,那要如何轉變?」道士說:「造命在天,可改命在我(天、我一體,故可大轉一番;若天、我不是一體,那就真的轉不動,沒有常規、不可預測了);盡力做善事,廣積陰德,有什麼福求不到呢?」張畏巖又說:「我只是一個貧窮讀書人,能做些什麼?」道士說:「作善事積陰德,全由自心,常存仁慈行善之心就有無量功德;以謙虛來講,並不花你一毛錢,你為何不反省自己,反而要罵考試官,徒增罪業呢?」
 
註:命中注定沒財,再有商業頭腦也發不了財(有些人怎麼做怎麼發財,頭腦並不比人強,但就是能發財,這是命中有財運,過去世財布施故);命中注定沒功名,再聰明、再努力也效果有限、…。相反的,命中無財,小偷偷到的錢,仍是命裏有的(若能做正當工作一樣可賺到錢;可惜不明因果,作不法勾當徒增罪業,將來果報淒慘);若無財,偷也偷不到。要想改命,唯有勤修道德,快的話,中、晚年財運、智慧就會漸漸累積,且未來世有福。
 
張由此折節自持,善日加修,德日加厚。丁酉,夢至一高房,得試錄一冊,中多缺行。問旁人,曰:此今科試錄。問:何多缺名?曰:科第陰間三年一考較,須積德無咎者,方有名。如前所缺,皆係舊該中式,因新有薄行而去之者也。後指一行云:汝三年來,持身頗慎,或當補此,幸自愛。是科果中一百五名。
 
張畏巖從此端正自持,斷惡修善,於是善德日增。丁酉年,他夢到來到一大樓,看到一本名冊,中間有缺行。問旁邊的人,則說:這是今年該中榜的名單。張畏巖又問:「為何有許多空格缺名字?」「陰間每三年對科第作一次考核校對,必須積德無過失者,才有名字在上頭。你看到有缺名字者,都是本該有名卻因積累新的罪業而刪去名字的(表示功名去掉了)。」說話的人又指其中一行:「你三年來,修養道德頗為努力謹慎,也許應當補上你的名字,希望你能自愛!」後來張畏巖果然在丁酋年考試考中一百零五名。
 
由此觀之,舉頭三尺,決有神明;趨吉避凶,斷然由我。須使我存心制行,毫不得罪於天地鬼神,而虛心屈己,使天地鬼神,時時憐我,方有受福之基。彼氣盈者,必非遠器,縱發亦無受用。稍有識見之士,必不忍自狹其量,而自拒其福也。況謙則受教有地,而取善無窮,尤修業者所必不可少者也。
 
由此而知,頭上三尺有神明;趨吉避凶,決定由我自己(不是找算命師)。必須讓自己存堅定心把持住自己,對天地鬼神敬重,不虧德行,虛心於一切,敬重於一切,方能有容受福報的基礎,使天降祥福。那些氣盛狂妄的人,終不能走長久的路,就算一時發達,也不能維持長久。只要稍微聰明一點的人,必不能容忍自己縮小心量而傻傻自己摒去福份也。便何況「謙虛」方能容受教誨而能積善、獲福無窮,這「謙虛之德」是任何想修善滅禍之人所萬萬不可或缺的!
 
古語云:有志於功名者,必得功名;有志於富貴者,必得富貴。人之有志,如樹之有根,立定此志,須念念謙虛,塵塵方便,自然感動天地,而造福由我。今之求登科第者,初未嘗有真志,不過一時意興耳;興到則求,興闌則止。孟子曰:王之好樂甚,齊其庶幾乎?予於科名亦然。
 
古語說:有志於功名,必得功名;有志於富貴,必得富貴。人之有志向,好像樹之有根,立定志向後,須念念維持謙虛、處處給人方便,則自然精誠感天地,而能自造福慧(有心向善、有心救世,自然得佛菩薩加持,物以類聚、磁場相吸故)。今天求取功名者,開始即沒有真切志向,不過一時起心而已(三分鐘熱度);高興則看看書,去考一考,興致沒了,就也懶得考了。孟子說:齊王喜好音樂,但那是自己喜歡;若能與民同樂,那齊國就安和樂利了。我對科名的求取亦同。(即懷抱著為民服務的心,不是只為自己安樂,一想到苦難眾生,故才能堅持到底也。)
 
註:了凡先生特別把「謙德」獨立成一篇,真智慧之舉也。謙虛是人人原自本善本性;謙虛即真誠、清淨、大慈之心。自滿驕傲者,不論身口行為,其心必然瞧不起人,只這一念,就是禍根!因為瞧不起人,就是瞧不起自己(人我一體故),若能謙虛到底,必進「無我之境」,做法也很簡單:忘了自己,常為他人想,則漸捨小我而契入無我(大我;真我)之境。雖然不容易,卻是一生的功課(做不圓滿沒關係(其實本來就很難),只要堅持努力則自有您的好處),若想求福,請謙虛;若想求智慧;請謙虛;若想平安;請謙虛;若想往生西方,快快謙虛!
 
了凡四訓四篇淺淺說完了,感恩諸大眾。願有心者努力修持自造福報,並可同時利益世界,阿彌陀佛!


養生之道(淨空法師開示)

 
對於中年人,特別是老年人,在飲食方面若稍加注意,身體就不會有問題。但是身體健康最重要的是心理健康,心理若不健康,無論用什麼藥物、補品、飲食,都無濟於事。這個道理,學佛的人懂得,深信不疑。
 
將自己的欲望捨棄,對世間名聞利養、五欲六塵捨得乾乾淨淨,心就會清淨自在。心地清淨自在,身體就不會有毛病。經上講:「依報隨著正報轉」,心是正報,身是依報。算命看相的常說:「相隨心轉」,相就是身體、身相,身相好看與否、身體健康與否,都是隨心轉,所以心理健康,身體一定就健康。迷惑、妄想、煩惱是心理的毛病,能將這些毛病統統放下、捨棄,身體無需任何刻意的保養,自然健康。順乎自然,身體就健康;刻意營求,刻意保養,這是違背自然。歷史上,許多帝王將相、大富長者,用盡心思,保養色身,但依舊是一身毛病,壽命長的很少。原因是心理不健康,種種保養都無濟於事。
 
這些道理與事實,都擺在我們眼前。我們想要身心健康、自在幸福,就要聽從佛的教誨,斷煩惱、轉換念頭,也就是轉換觀念。佛家講的修觀,就是修正錯誤的觀念、思想,這是真修行。研究教理是修觀,參禪還是修觀,念佛亦不例外。八萬四千法門,無量法門,都是修正錯誤思想觀念的方法門徑而已。我們選擇的是淨宗法門,此法門包含念佛與研教,研教是解門,念佛是行門,解行相應。對於知識分子,此方法非常有效。知識分子修學不能偏在一邊,偏在一邊不能成就;偏在教理,廢棄修行,不能成就;偏在修行,不研學教理,也會遇到許多障礙。
 
但有些人有行無解,也能成就,那是老實人。真正老實人,只有兩種:一是上根利智;一是下愚,愚不可及。下愚之人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,什麼都不想,能成功。我們念一句佛號,胡思亂想,如何能相比!所以下愚之人,古聖先賢無不讚歎。他遇到好因緣,有善知識教導念佛,他就老老實實一句佛號念到底,這我們學不來。李炳南老居士曾經說過,他很想學愚,學了一輩子都學不像。難怪古人講:「愚不可及」,這是真話。
 
學佛首先要明白道理,然後了解事實真相,懂得如何調心、調身,讓自己身心輕安自在,功夫才能得力,才能真正得到法喜充滿。世出世間一切法,展現在面前,真的能完全放下。一天三餐能吃得飽,衣服穿得暖,還有一間小房子可以遮蔽風雨,足矣!多餘的都是累贅。
 
飲食方面,古聖先賢教導我們,早晨要吃得好,中午要吃得飽,晚上要吃得少,這是養生之道。晚上少吃的原因,是睡眠時,所有器官的運動都緩慢下來,消化系統緩慢了,吸收能力也緩慢,所以晚上少吃,對身體健康有一定的好處。所以佛家「日中一食」,很有道理。
 
現在很多人,晚上也不吃,但身體並不好,其原因何在?妄想沒斷。飲食是能量的補充,每個人能量消耗的狀況不同,有人消耗能量多,有人消耗能量少。而能量的消耗,百分之九十至九十五是消耗在妄想上。若妄念少,消耗就少。古代的修行人妄念少,沒有欲求,心地清淨,所以每天一點飲食,足夠補充能源,體力的需要足夠了。可是妄想多的人不行,他若是補充的不夠,體力支持不了,就會生病。所以這還是心理上的問題,心雜心亂,身體就需要大能量的補充;心清淨,妄念少,補充的能量也就少,一天一餐足夠。若將三餐的分量變成一餐吃完,必定得腸胃病。表面上做得很如法,日中一食,卻是一身的毛病。所以這是不能勉強的。
 
在中國,禪堂裡修定的方法是打坐,也有跑香運動,但以坐為主。因此,禪堂的飲食就比較特殊,點心很多,保持「不飢不飽」,便於用功。「不飢不飽」非常重要,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,如果懂得這個道理,你的身體決定健康。人在飢餓時發慌,太飽時昏沈,精神不振,功夫都不會得力。所以在禪堂裡飲食,不能超過五分飽,當飢餓時,再吃一些點心。所以,禪堂每天是吃八、九頓,多半是小饅頭、小點心,讓你始終保持不飢不飽,功夫就容易得力。尤其是晚上,吃得愈少愈好。
 
養生是大學問,講得最圓滿的是佛法。歸根結柢還是一個清淨心,消除一切欲念。不但對世法的欲望要放棄,對佛法的希求也要放棄,只有一個念頭:「求生淨土」。這個世間是假的不是真的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,要時時刻刻提起來,在順境就不會起貪愛之心,逆境也不會生煩惱。一切境緣之中,能夠保持平常心,平常心是道,是菩提大道。要深信因果,「一飲一啄,莫非前定」,能深信不疑,自然就會放下,就敢放下。有些人不敢放下,就是害怕所有的都捨棄了,明天怎麼辦?總是想前想後,不能徹底放下。這是因為事理不明,沒有生起信心。而事實是放下愈多,獲得的愈多。財富從哪裡來的?財布施得來的,這是果報。法布施的果報是聰明智慧,無畏布施的果報是健康長壽,所以愈施愈多。
 
要把心調好,身調好,這是招牌,使人看到能生起信心。飲食起居要如法,不要勉強,最重要的還是修清淨心,心安住在彌陀聖號之中,念念為一切眾生服務,把無上的法門推薦、介紹給大眾。特別是對於外來參訪的這些善知識、善友們,要熱忱、慈悲接待,廣結善緣。




敬祝 諸善菩薩 平安吉祥 福慧圓滿
自如 頂禮 阿彌陀佛

佛法不能貪多-專修一門(淨空法師開示)

佛法不能貪多-專修一門(淨空法師開示)
 
說明:以下文章內提到劉承符居士與韓鍈館長,都已瑞相往生西方。作一簡介:
 
劉承符居士2001年往生,世壽95歲,老居士往生時,長女聞到異香滿室、久久不散。
 
韓鍈館長護持淨空老法師約三十年,民國八十六年往生,往生時瑞相希有,以下是淨空老法師講述之片段,全文連此:http://www.amituofohouse.org/redirect.php?tid=782&goto=lastpost
 
我們大概談了兩個半小時,談到半夜兩點多鐘,她的精神很好,所以我看沒事了,就把醫生找來,聽聽診斷。他搖搖頭說:
 
「不可思議!你們念佛人很奇怪,不可思議!好像愈來愈好了。」
 
這是她第一次見到阿彌陀佛,我就告訴她:
 
「你現在念阿彌陀佛,比我們要親切多了,你見過,我們還沒見過。」
 
她說:「對!對!」
 
第二天,我再去看她一切很正常。
 
第三天,我想到一日晚上談的話,就把它寫出來,寫成十二條,寫好了之後,我下午去看她,一條一條的念給她聽,她很歡喜。
 
她一切都非常清醒,頭腦清醒跟著我們一起念佛。就在這個時候,我突然想起來,因為我自己的袈裟是咖啡色,我就想到現在出家人,穿黃海青,搭紅的袈裟,這個不如法;一切大小經論裡面,出家人穿的都是染色衣,沒有這些大黃、大紅的,沒有這個,而館長一再強調的:我們要如法,我們出家人要做出家人的好榜樣,在家人要做在家的好榜樣,道場也要做道場的榜樣。這是她的願望。所以我就想:我們圖書館這些出家人,要重作衣服。我就在醫院裡打電話給悟道師,要悟道師通知板橋僧服店,晚上來跟我們量衣服,我就回去了。
 
(2)第二次見佛
 
大概就在我回去之後,離開醫院不久,那是四日中午的時候,她第二次見阿彌陀佛,而且見到蓮花、蓮池,水好大,好大的水,那蓮池很大。她第二次見阿彌陀佛時,我沒在。到晚上僧服店的老闆娘來給我們量衣服,我們希望衣服能夠趕快給我們,也許我們很急要用!那個老闆娘說:「我知道。」
 
我們圖書館的人都聽呆了;妳怎麼知道?
 
她說:中午阿彌陀佛通知她,說圖書館有急事,你們一定要替他趕工。
 
我們聽了以後,心裡真的安慰了,原來館長的事,阿彌陀佛替她安排了。這個老闆娘聽到阿彌陀佛告訴她這些話,跟館長第二次見阿彌陀佛的時間相同。一個在三軍總醫院,一個在板橋,時間相同,不可思議啊!
 
所以那天下午,我到醫院看館長,
 
我說:「妳又見阿彌陀佛了。」
 
她說:「對!」
 
我說:「妳會感覺到阿彌陀佛慈悲、親切!」
 
她說:「對!真的非常慈悲,非常親切!」
 
這一點都不假啊!她給我們帶來了信心。那個僧服店老闆娘果然沒錯,她在家裡把衣料都準備好了,所以館長往生之後,我們助念的時候,搭的衣服全部都是咖啡色的;照片已經帶來了,你們諸位都可以看到,確實很如法。
 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【人心向善能化解災難】
 
同修們問,許多預言都說會有大災難發生,這件事可不可靠?學佛人求的是真實智慧,決定不能盲從。這些預言也說,如果人心能向善、能回頭、能改過,災難可以化解。這種說法與佛經完全相應,法相唯識的經論云「一切法從心想生」;由此可知,我們身心與生活環境,無一不是唯心所現、唯識所變。
 
【信、解、行、證】
 
佛法之修學,聽經非常重要,可是有人會聽,有人不會聽;會聽的人得利益,不會聽的人得不到利益,甚至還造罪業。佛經有「教、理、行、果」四分,不但一部經具足四分,乃至每一段、每一節、每一句、每一字都具足四分,所以稱為「妙法」。我們聽經也要具足「信、解、行、證」四分,以「信教、解理、修行、證果」的方式來修學,如此才能得受用。證果就是得受用,從生活的大環境來講,災難減緩、延遲或者消除了,這都是證。就自身來講,這個證就更重要。
 
【轉業報的實證】
 
我二十六歲接觸佛法,也許是過去生中有善根,一接觸就生歡喜心,對於善知識的開導、讀誦經典,大致都能解其義,體會到這是好東西。可惜知道的人太少,沒有人來介紹,於是我就發了大心,選擇這個行業,盡自己一生的生命,為廣大群眾介紹佛法。我對這個意念、工作非常堅定,從未懷疑,至今已經做了四十年,雖很想休息,可是環境不許可,還要繼續努力下去。從小我的生活就非常艱苦,自己雖有一點小智慧,但是沒有福報。這些年來,我得到受用,生活狀況逐漸好轉,這個好轉就是果報。
 
早年,看相算命都說我活不過四十五歲,我相信。我出家那年,有明演、法融兩位同參道友,我們三人同年,命運大致也相同。我四十五歲那年的春天,法融法師走了,又過了兩個月,明演法師也走了,我就知道我也差不多了。七月間,我得了嚴重的感冒,我心裡有數,這一年我們三人都逃不過。所以,我不看醫生,也不吃藥,醫生是醫病不能醫命,我一心念佛求往生。過了一個月,病慢慢好轉了,一直到現在都沒有再生過重病,這就是果報。
 
這些年來,講經得受用最大的是自己。有一年,我遇到甘珠活佛,他是我的老朋友,也是章嘉大師的學生。他告訴我:「以往我們都說你沒有福報,而且短命。可是你這些年來講經說法,弘法利生,命運轉了,不但有福報,而且壽命會很長。」所以,我這一點福報,這個壽命不是為自己,是眾生需要;如果是我自己的生命,早年就結束了。聞法明理之後,我們將身心奉獻給佛法,奉獻給一切眾生,從不為自己想。
 
同修中聽我講經時間最長的,是西雅圖的劉承符老居士,他也是有修有證,《淨空法師法語》一書就是他的隨堂筆記。有些同修把我講經的錄音帶送給他,他整理成多本《親聞記》,都已刊印成書。老居士今年九十多歲,耳聰目明,身體健康。他在八十多歲時,曾怕自己年歲太大,視力減退,寫東西恐怕不行了。可是一直到現在,他聽經寫書都沒有中斷,眼睛、體力比從前更好,這就是證果。
 
早年章嘉大師教導我:「果然一生奉獻給佛教,為佛法、為眾生,你的一生都是佛菩薩安排的,自己不用操一點心。」我聽了這話非常受用。無論是順境、逆境都是佛菩薩安排的,佛菩薩給我們做最妥善的安排。我一生沒有建道場,也從不向人化緣,道場都是佛菩薩建立的。我遇到韓館長,得她三十年的護持。她走了之後,「新加坡佛教居士林」的李木源居士承擔了她的使命,而且做得更圓滿,盡心盡力,令人佩服!這也是佛菩薩安排的。
 
一九八七年,我到新加坡弘法時,認識李木源居士;一九八八年,他邀請我到「新加坡青年弘法團」講《無量壽經》。第三年他就生病了,得的是癌症,身體非常消瘦。那時他擔任團長,依舊認真努力的工作,每天還是來聽經。後來癌細胞幾乎蔓延到內臟每個部門,無法治療,壽命只有三個月到六個月。他放棄治療,到居士林來做義工,活一天算一天,天天念佛求往生。這樣過了半年,再去檢查時,病好了。一直到現在,他的身體比一般人更健康,體質完全改變了,醫生說是奇蹟。
 
何以會有這些奇蹟?「一切法從心想生」,過去起心動念想自己、想名聞利養、想貪瞋痴慢,想這些會得病。學佛後覺悟了,起心動念想佛法,想一切眾生的利益,關於自己的都徹底放下,再也不想了。念頭一轉,整個人容貌、體質轉了,福報、壽命也轉了,無一不轉,這是個人轉業報的實證。
 
這些都是「信解行證」證分中最淺的證果。因此,只要真做真行持,人人都能得到最淺分的證果。相信佛的教導,信而能解,解而照做,行佛之行,才能證佛之證。
 
災難是如何來的?是罪業累積而成的果報。社會上如果多數人都能轉業,世間的災難就能化解。所以,東西方古老的預言家,有智慧、有學問、有愛心,都勸大家轉業來消除災難。罪業可以消除,災難可以化解,問題就是自己認不認識、相不相信這個道理?真正能明瞭,真正能轉過來,這是大福報!這個福報不是只有這一生,而是生生世世,前途無限的光明,這是佛法教學的真實功德與利益。我們在這一生中有幸遇到了,一定要把握住,一定要證果,修學功德才不會白費。希望我們共同勉勵,只要依教奉行,轉自己的業報,轉世間的災難,一定可以達到。


 



敬祝 諸善菩薩 平安吉祥 福慧圓滿
自如 頂禮 阿彌陀佛

了凡四訓改命運(四)

 
袁了凡,明朝人,他用心斷惡修善而改變了命運(壽命原本注定五十三歲,他不求壽命,卻活到七十四歲,足證行善自然得福之理,其餘尚多,此暫不說)。「了凡四訓」是袁了凡留給子孫的訓示,共分成四篇。
 
了凡四訓有一個重點,就三個字:「真誠心!」一顆真誠心,自然轉變命運。環境隨心好壞而轉變,名為「境隨心轉」。為人處事,只在「好人(心)做到底」而已。了凡四訓能看十遍以上,當知何為「真誠心」也。想要得福報,就從斷惡始!末學(我)不自量力,略微解釋,謝謝。(中間亦有參考淨空老法師的開示,感恩老法師)
(連這裏http://book.bfnn.org/books2/1732.htm 有淨空老法師的詳細開示,非常精彩,可多看,秉而行之,自得利益:於世間,能得福報;於往生西方,可為極大之助緣(資糧)!)
 
註:近幾年袁了凡先生的後代子孫有聯絡淨空老法師,老法師笑說:這更證明袁了凡確有其事也。
 
第四篇    謙德之效
 
易曰:天道虧盈而益謙;地道變盈而流謙;鬼神害盈而福謙;人道惡盈而好謙。是故謙之一卦,六爻皆吉。書曰:滿招損,謙受益。予屢同諸公應試,每見寒士將達,必有一段謙光可掬。
 
《易經》說:天表清淨,人心如天(清淨;謙虛)則得利益,反之若自滿、高傲則虧損福報;地表實在,好出鋒頭者(自滿)則人生多坎坷(路途多變;如同水盈滿而亂流),而謙虛、腳踏實地之人則萬事通達而流暢(如同細水則可穩穩長流);鬼、神常加害於自滿之人而幫助謙虛之人;人們亦是厭惡自滿之人而敬愛謙虛之人。故易經六十四卦之「謙卦」,六爻皆吉(其他則有吉有凶)。《書經》說:自滿招來損失,謙虛則受得益處。我常隨同伴去應考時,每見到某些清貧的讀書人將發達(中榜)之前,必定有謙虛的磁場、表現可以感受、見到(表示其人平時即謙虛也,故有福)。
 
註:天、地(空間),無知覺;屬無情眾生;鬼神、人,有覺知,屬有情眾生。有情無情同是情(一個整體;即一個自己),譬如作夢,夢中一切山河大地、人我事物及自己,合歸通是一個自己,不可分割,其中自然的轉變,如水化水汽,水汽化冰,冰化為水,三而一,一而三,本質是同,變化則有異,雖異而同(一體)也;此中善惡變化,皆名為境隨心轉,名為因果報應。
 
辛未計偕,我嘉善同袍凡十人,惟丁敬宇賓,年最少,極其謙虛。予告費錦坡曰:此兄今年必第。費曰:何以見之?予曰:惟謙受福。兄看十人中,有恂恂款款,不敢先人,如敬宇者乎?有恭敬順承,小心謙畏,如敬宇者乎?有受侮不答,聞謗不辯,如敬宇者乎?人能如此,即天地鬼神,猶將佑之,豈有不發者?及開榜,丁果中式。
 
辛未年我偕同嘉善縣同袍共十人一起去考進士,其中唯有丁敬宇(丁賓)年紀最輕,他非常謙虛。我告訴費錦坡說,這位兄弟今年必高中!費錦坡說,何以見得?我說,唯有謙虛的人有福。你看我們這一伙十人中,有誰能忠厚老實不強出鋒頭如丁敬宇者?有誰能恭敬承順、謹言慎行如丁敬宇者?有誰能受侮受毀謗而不辯白如丁敬宇者?這樣的人,天地鬼神尚且護佑他,哪有不發達的道理!後來開榜,丁敬宇果然考取及第。
 
丁丑在京,與馮開之同處,見其虛己斂容,大變其幼年之習。李霽巖直諒益友,時面攻其非,但見其平懷順受,未嘗有一言相報。予告之曰:福有福始,禍有禍先,此心果謙,天必相之,兄今年決第矣。已而果然。
 
丁丑年我(袁了凡)在京師與馮開之在一起,看到他謙虛慎行,與他小時候大不相同。李霽巖這個心直無偽的益友,常常在馮開之面前指出他的不當之處,只見馮開之心平氣和接受,沒有一句反駁的話。我於是告訴馮開之:「福有福的徵兆,禍有禍的徵兆,這顆心果然能謙虛,上天必看重,您今年考試必定能高中。」後來他果然高中。
 
註:謙虛不是一時的,必須堅持長時修持才能轉化磁場而能轉來好運,故莫以為考試時謙虛向文昌帝君求個情即可高中,這叫迷信,所謂「臨魔來抓才抱佛腳」正是。
 
趙裕峰、光遠,山東冠縣人,童年舉於鄉,久不第。其父為嘉善三尹,隨之任。慕錢明吾,而執文見之,明吾,悉抹其文,趙不惟不怒,且心服而速改焉。明年,遂登第。
 
趙裕峰(趙光遠),山東省冠縣人。童年(十九歲以下稱童年)考試中舉人,但以後考進士一直考不取。他的父親是嘉善縣「三尹」(大約如現今縣政府內第三等官職),他與父親一同赴任同住。趙裕峰一向很敬慕錢明吾的才華,因而拿自己的文章去向他請教,不料錢明吾幾乎把他的文章都抹掉了(表示寫得很不好),趙裕峰不但不生氣,而且肅然心服聽從教誨而改之。到了次年,就如願考上進士。這就是謙虛的好處。
 
壬辰歲,予入覲,晤夏建所,見其人氣虛意下,謙光逼人,歸而告友人曰:凡天將發斯人也,未發其福,先發其慧;此慧一發,則浮者自實,肆者自斂;建所溫良若此,天啟之矣。及開榜,果中式。
 
壬辰年,我去覲見皇帝,遇到夏建所,看這個人氣質謙卑低下,謙虛的磁場朗然清楚,我回去後就告訴朋友:凡是天要幫這個人,還未見其福報顯現,其智慧會先透出來;智慧一透出,則心浮氣躁自然變得沈穩,恣意放肆自然變得收斂;夏建所溫和敦良如此,看來天要幫他了(智慧已透出)。等到開榜時,他果然高中。
 
註:天表「無私的大我」,一個自己(鬼神天地、地獄、餓鬼、人道…等一切眾生,皆一體,皆一個自己);一個人即一個世界,故福禍仍是自作自受,天神降福只是助緣。
 
江陰張畏巖,積學工文,有聲藝林。甲午,南京鄉試,寓一寺中,揭曉無名,大罵試官,以為瞇目。時有一道者,在傍微笑,張遽移怒道者。道者曰:相公文必不佳。張益怒曰:汝不見我文,烏知不佳?道者曰:聞作文,貴心氣和平,今聽公罵詈,不平甚矣,文安得工?張不覺屈服,因就而請教焉。道者曰:中全要命;命不該中,文雖工,無益也。須自己做個轉變。張曰:既是命,如何轉變。道者曰:造命者天,立命者我;力行善事,廣積陰德,何福不可求哉?張曰:我貧士,何能為?道者曰:善事陰功,皆由心造,常存此心,功德無量。且如謙虛一節,並不費錢,你如何不自反而罵試官乎?
 
江陰張畏巖,學問、文章甚好,在藝文界有名氣。甲午年,南京鄉試(秀才要考舉人)時,他住在一寺廟中,當知道榜上無名時,他大罵考試官根本沒在看!這時有一位道士在一旁微微笑著,於是張畏巖遂遷怒罵道士。道士就說話了:「先生您的文章一定寫得不好!」張畏巖更生氣:「你沒看到我寫的文章,怎麼知道我寫的不好!」道士就說:「聽說寫文章,貴在心平氣和,現在聽到先生您罵人如此難聽,心中如此不平,可見文章也好不到哪裏去。」張畏巖聽了道士的話,心裏頗是服氣。於是就向道士請教。
 
道士說:「能不能考得中,全得看命,命中注定沒有,文章寫得再好,也上不了榜;若要上榜,必須自己做個轉變。」張畏巖說:「既然命中注定,那要如何轉變?」道士說:「造命在天,可改命在我(天、我一體,故可大轉一番;若天、我不是一體,那就真的轉不動,沒有常規、不可預測了);盡力做善事,廣積陰德,有什麼福求不到呢?」張畏巖又說:「我只是一個貧窮讀書人,能做些什麼?」道士說:「作善事積陰德,全由自心,常存仁慈行善之心就有無量功德;以謙虛來講,並不花你一毛錢,你為何不反省自己,反而要罵考試官,徒增罪業呢?」
 
註:命中注定沒財,再有商業頭腦也發不了財(有些人怎麼做怎麼發財,頭腦並不比人強,但就是能發財,這是命中有財運,過去世財布施故);命中注定沒功名,再聰明、再努力也效果有限、…。相反的,命中無財,小偷偷到的錢,仍是命裏有的(若能做正當工作一樣可賺到錢;可惜不明因果,作不法勾當徒增罪業,將來果報淒慘);若無財,偷也偷不到。要想改命,唯有勤修道德,快的話,中、晚年財運、智慧就會漸漸累積,且未來世有福。
 
張由此折節自持,善日加修,德日加厚。丁酉,夢至一高房,得試錄一冊,中多缺行。問旁人,曰:此今科試錄。問:何多缺名?曰:科第陰間三年一考較,須積德無咎者,方有名。如前所缺,皆係舊該中式,因新有薄行而去之者也。後指一行云:汝三年來,持身頗慎,或當補此,幸自愛。是科果中一百五名。
 
張畏巖從此端正自持,斷惡修善,於是善德日增。丁酉年,他夢到來到一大樓,看到一本名冊,中間有缺行。問旁邊的人,則說:這是今年該中榜的名單。張畏巖又問:「為何有許多空格缺名字?」「陰間每三年對科第作一次考核校對,必須積德無過失者,才有名字在上頭。你看到有缺名字者,都是本該有名卻因積累新的罪業而刪去名字的(表示功名去掉了)。」說話的人又指其中一行:「你三年來,修養道德頗為努力謹慎,也許應當補上你的名字,希望你能自愛!」後來張畏巖果然在丁酋年考試考中一百零五名。
 
由此觀之,舉頭三尺,決有神明;趨吉避凶,斷然由我。須使我存心制行,毫不得罪於天地鬼神,而虛心屈己,使天地鬼神,時時憐我,方有受福之基。彼氣盈者,必非遠器,縱發亦無受用。稍有識見之士,必不忍自狹其量,而自拒其福也。況謙則受教有地,而取善無窮,尤修業者所必不可少者也。
 
由此而知,頭上三尺有神明;趨吉避凶,決定由我自己(不是找算命師)。必須讓自己存堅定心把持住自己,對天地鬼神敬重,不虧德行,虛心於一切,敬重於一切,方能有容受福報的基礎,使天降祥福。那些氣盛狂妄的人,終不能走長久的路,就算一時發達,也不能維持長久。只要稍微聰明一點的人,必不能容忍自己縮小心量而傻傻自己摒去福份也。便何況「謙虛」方能容受教誨而能積善、獲福無窮,這「謙虛之德」是任何想修善滅禍之人所萬萬不可或缺的!
 
古語云:有志於功名者,必得功名;有志於富貴者,必得富貴。人之有志,如樹之有根,立定此志,須念念謙虛,塵塵方便,自然感動天地,而造福由我。今之求登科第者,初未嘗有真志,不過一時意興耳;興到則求,興闌則止。孟子曰:王之好樂甚,齊其庶幾乎?予於科名亦然。
 
古語說:有志於功名,必得功名;有志於富貴,必得富貴。人之有志向,好像樹之有根,立定志向後,須念念維持謙虛、處處給人方便,則自然精誠感天地,而能自造福慧(有心向善、有心救世,自然得佛菩薩加持,物以類聚、磁場相吸故)。今天求取功名者,開始即沒有真切志向,不過一時起心而已(三分鐘熱度);高興則看看書,去考一考,興致沒了,就也懶得考了。孟子說:齊王喜好音樂,但那是自己喜歡;若能與民同樂,那齊國就安和樂利了。我對科名的求取亦同。(即懷抱著為民服務的心,不是只為自己安樂,一想到苦難眾生,故才能堅持到底也。)
 
註:了凡先生特別把「謙德」獨立成一篇,真智慧之舉也。謙虛是人人原自本善本性;謙虛即真誠、清淨、大慈之心。自滿驕傲者,不論身口行為,其心必然瞧不起人,只這一念,就是禍根!因為瞧不起人,就是瞧不起自己(人我一體故),若能謙虛到底,必進「無我之境」,做法也很簡單:忘了自己,常為他人想,則漸捨小我而契入無我(大我;真我)之境。雖然不容易,卻是一生的功課(做不圓滿沒關係(其實本來就很難),只要堅持努力則自有您的好處),若想求福,請謙虛;若想求智慧;請謙虛;若想平安;請謙虛;若想往生西方,快快謙虛!
 
了凡四訓四篇淺淺說完了,感恩諸大眾。願有心者努力修持自造福報,並可同時利益世界,阿彌陀佛!